云南大学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2023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3
本院系招生人数:0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95131
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1)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2) |
考试科目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4 英语(二)
科目3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科目4 911 作物育种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1、《遗传学》(第二版),石春海主编,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三版),武维华主编,2018,科学出版社。
3、《土壤肥料学》(第二版),陆欣和谢英荷主编,201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11 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学姐推荐
911作物育种学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1)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2)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4 英语(二)
科目3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科目4 911 作物育种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1、《遗传学》(第二版),石春海主编,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三版),武维华主编,2018,科学出版社。
3、《土壤肥料学》(第二版),陆欣和谢英荷主编,201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11 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学姐推荐
911作物育种学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 |
云南大学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2022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2
本院系招生人数:0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95131
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1)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2)
备注: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该专业分方向招生。01方向预计招生66人,其中含1个单考招生计划。02 方向为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培养计划,预计招生40人。03方向为与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计划,预计招生15 人。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911 作物育种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1、《遗传学》(第二版),石春海主编,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三版),武维华主编,2018,科学出版社。
3、《土壤肥料学》(第二版),陆欣和谢英荷主编,201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11 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1)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2)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4 英语(二)
科目3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科目4 911 作物育种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1、《遗传学》(第二版),石春海主编,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三版),武维华主编,2018,科学出版社。
3、《土壤肥料学》(第二版),陆欣和谢英荷主编,201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11 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学姐推荐
911作物育种学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 |
云南大学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2020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0
本院系招生人数:0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95131
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911 作物育种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该专业分方向招生。
01方向含1个单考招生计划。02方向为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培养计划, 预计招生40人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课程
911 作物育种学
测试考生对作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1)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2)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4 英语(二)
科目3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科目4 911 作物育种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1、《遗传学》(第二版),石春海主编,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三版),武维华主编,2018,科学出版社。
3、《土壤肥料学》(第二版),陆欣和谢英荷主编,201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11 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学姐推荐
911作物育种学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 |
云南大学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2019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9
本院系招生人数:69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95131
研究方向 |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 |
考试科目 |
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4英语二
科目3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科目4 911作物育种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02方向为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培养计划,预计招生20人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农业知识综合一》侧重于植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
911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1)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2)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4 英语(二)
科目3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科目4 911 作物育种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1、《遗传学》(第二版),石春海主编,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三版),武维华主编,2018,科学出版社。
3、《土壤肥料学》(第二版),陆欣和谢英荷主编,201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11 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学姐推荐
911作物育种学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 |
云南大学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2017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7
本院系招生人数:0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95102
研究方向 |
园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01(全日制)花卉与产业化
02(全日制)食用菌资源保护与利用
03(全日制)果蔬栽培与管理
04(全日制)园艺产品加工与营销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911园艺学概论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
①普通生物学
②农业生态学。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考试内容:
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
911园艺学概论
一、考试内容:
测试考生对于与园艺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二、试卷的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约30分
填空题 约30分
简答题 约60分
分析论述题 约30分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1)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2)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4 英语(二)
科目3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科目4 911 作物育种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1、《遗传学》(第二版),石春海主编,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三版),武维华主编,2018,科学出版社。
3、《土壤肥料学》(第二版),陆欣和谢英荷主编,201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11 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学姐推荐
911作物育种学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 |
云南大学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6
本院系招生人数:0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95102
研究方向 |
01特色花卉与产业化
02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与利用
03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与管理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911园艺学概论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
①普通生物学
②农业生态学。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每个科目的内容各为50分。
911园艺学概论
试卷的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约30分
填空题 约30分
简答题 约60分
分析论述题 约30分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1)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2)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4 英语(二)
科目3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科目4 911 作物育种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1、《遗传学》(第二版),石春海主编,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三版),武维华主编,2018,科学出版社。
3、《土壤肥料学》(第二版),陆欣和谢英荷主编,201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11 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学姐推荐
911作物育种学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 |
云南大学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5
本院系招生人数:0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95102
研究方向 |
01特色花卉与产业化
02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与利用
03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与管理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911园艺学概论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①普通生物学
②农业生态学。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1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0871-65031539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1)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联合培养计划2)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4 英语(二)
科目3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科目4 911 作物育种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1、《遗传学》(第二版),石春海主编,2015,浙江大学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三版),武维华主编,2018,科学出版社。
3、《土壤肥料学》(第二版),陆欣和谢英荷主编,201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11 作物育种学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 种质资源
第三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第二节 选择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选配
第二节 杂交技术
第三节 后代处理
第五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二节 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
第三节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四节 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第七章 其他常规育种技术及其原理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诱变育种
第三节 倍性育种
第八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第九章 植物育种新技术
第一节 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转基因育种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十章 作物育种试验技术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二节 品种区域试验技术
第十一章 良种繁育与品种审(鉴)定
第一节 良种繁育
第二节 品种审(鉴)定
第三节 品种权保护
学姐推荐
911作物育种学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