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模式识别 02网络安全 03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4智能软件 05服务计算 06图像处理与识别 07边缘计算 08信息安全 09生物信息处理 10数据挖掘与推荐系统 11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12计算机系统结构 13可信与容错芯片 14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5语音与人机交互 16图像与视频理解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模式识别 02网络安全 03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4智能软件 05服务计算 06图像处理与识别 07边缘计算 08信息安全 09生物信息处理 10数据挖掘与推荐系统 11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12计算机系统结构 13可信与容错芯片 14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5语音与人机交互 16图像与视频理解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并行计算 02 多媒体计算 03 生物信息处理 04 数据库与Web技术 05中间件技术 06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7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08图像处理与识别 09智能信息处理 10 模式识别 11 嵌入式系统应用 12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 1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14计算机系统结构 15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 16语音与人机交互 17图像与视频理解 18图像分析与人脸识别 19类脑计算 20多媒体分析 (研究方向15-20为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培养)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内容范围: 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模式识别 02网络安全 03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4智能软件 05服务计算 06图像处理与识别 07边缘计算 08信息安全 09生物信息处理 10数据挖掘与推荐系统 11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12计算机系统结构 13可信与容错芯片 14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5语音与人机交互 16图像与视频理解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并行计算 02 多媒体计算 03 生物信息处理 04 数据库与Web技术 05中间件技术 06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7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08图像处理与识别 09智能信息处理 10 模式识别 11 嵌入式系统应用 12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 1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14计算机系统结构 15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 16语音与人机交互 17图像与视频理解 18图像分析与人脸识别 19类脑计算 20多媒体分析 (研究方向15-20为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培养)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1.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 2.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1.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 2.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模式识别 02网络安全 03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4智能软件 05服务计算 06图像处理与识别 07边缘计算 08信息安全 09生物信息处理 10数据挖掘与推荐系统 11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12计算机系统结构 13可信与容错芯片 14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5语音与人机交互 16图像与视频理解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并行计算 02 多媒体计算 03 生物信息处理 04 数据库与Web技术 05中间件技术 06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7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08图像处理与识别 09智能信息处理 10 模式识别 11 嵌入式系统应用 12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 1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14计算机系统结构 15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 16语音与人机交互 17图像与视频理解 18图像分析与人脸识别 19类脑计算 20多媒体分析 (研究方向15-20为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培养)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F56计算机专业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
F56计算机专业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 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模式识别 02网络安全 03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4智能软件 05服务计算 06图像处理与识别 07边缘计算 08信息安全 09生物信息处理 10数据挖掘与推荐系统 11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12计算机系统结构 13可信与容错芯片 14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5语音与人机交互 16图像与视频理解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研究方向 | 01并行计算
02 多媒体计算 03 生物信息处理 04 数据库与Web技术 05中间件技术 06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7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08图像处理与识别 09智能信息处理 10 模式识别 11 嵌入式系统应用 12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 1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14计算机系统结构 15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 16语音与人机交互 17图像与视频理解 18图像分析与人脸识别 19类脑计算 20多媒体分析 (研究方向15-20为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培养)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3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3计算机专业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考试科目内容范围说明:
833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 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模式识别 02网络安全 03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4智能软件 05服务计算 06图像处理与识别 07边缘计算 08信息安全 09生物信息处理 10数据挖掘与推荐系统 11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12计算机系统结构 13可信与容错芯片 14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5语音与人机交互 16图像与视频理解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研究方向 | 01并行计算
02 多媒体计算 03 生物信息处理 04 数据库与Web技术 05中间件技术 06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7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08图像处理与识别 09智能信息处理 10 模式识别 11 嵌入式系统应用 12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 1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14计算机系统结构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 ①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②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 备注: 总招生人数为80人,其中含健康研究院2人。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模式识别 02网络安全 03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4智能软件 05服务计算 06图像处理与识别 07边缘计算 08信息安全 09生物信息处理 10数据挖掘与推荐系统 11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12计算机系统结构 13可信与容错芯片 14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5语音与人机交互 16图像与视频理解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研究方向 | 01并行计算 02嵌入式系统与EDA 03智能软件 04数据库与Web技术 05中间件技术 06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7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08图像处理与识别 09智能信息处理 10模式识别 11嵌入式系统应用 12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 1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2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3计算机专业综合(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模式识别 02网络安全 03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 04智能软件 05服务计算 06图像处理与识别 07边缘计算 08信息安全 09生物信息处理 10数据挖掘与推荐系统 11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 12计算机系统结构 13可信与容错芯片 14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5语音与人机交互 16图像与视频理解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57计算机专业综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保护技术;新型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及其特征、常用的计算机性能指标及其计算;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一位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数据校验码的原理及常用校验码编码方法;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存储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地址映像及替换算法;指令的组成及常用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中的常见编码方式、RISC/CISC的概念及对比;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硬布线设计技术;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主要工作原理。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程管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接口等。 |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安徽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