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全院复试科目:控制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内容 正确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有关概念。 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和梅森公式。能根据结构图熟练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一、二阶系统典型响应的特点以及模型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分析与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能熟练绘制系统根轨迹(包括广义根轨迹)并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的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能熟练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掌握由频率特性确定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频域稳定判据;理解三频段的意义,掌握稳定裕度计算和系统性能估算的方法;正确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特征量。 掌握频域串联校正方法;掌握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 掌握差分方程,能熟练推导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点,重点掌握运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分析的方法。一般掌握相平面法。 注重各章概念的融会贯通以及解题方法的综合运用。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全院复试科目:控制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内容 正确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有关概念。 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和梅森公式。能根据结构图熟练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一、二阶系统典型响应的特点以及模型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分析与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能熟练绘制系统根轨迹(包括广义根轨迹)并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的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能熟练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掌握由频率特性确定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频域稳定判据;理解三频段的意义,掌握稳定裕度计算和系统性能估算的方法;正确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特征量。 掌握频域串联校正方法;掌握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 掌握差分方程,能熟练推导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点,重点掌握运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分析的方法。一般掌握相平面法。 注重各章概念的融会贯通以及解题方法的综合运用。 |
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系统工程 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导航、制导与控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946 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 限报王长青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全院复试科目:控制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内容 正确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有关概念。 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和梅森公式。能根据结构图熟练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一、二阶系统典型响应的特点以及模型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分析与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能熟练绘制系统根轨迹(包括广义根轨迹)并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的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能熟练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掌握由频率特性确定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频域稳定判据;理解三频段的意义,掌握稳定裕度计算和系统性能估算的方法;正确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特征量。 掌握频域串联校正方法;掌握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 掌握差分方程,能熟练推导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点,重点掌握运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分析的方法。一般掌握相平面法。 注重各章概念的融会贯通以及解题方法的综合运用。 |
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系统工程 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导航、制导与控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或 846 传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全院复试科目:
946 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全院复试科目:控制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内容 正确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有关概念。 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和梅森公式。能根据结构图熟练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一、二阶系统典型响应的特点以及模型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分析与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能熟练绘制系统根轨迹(包括广义根轨迹)并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的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能熟练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掌握由频率特性确定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频域稳定判据;理解三频段的意义,掌握稳定裕度计算和系统性能估算的方法;正确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特征量。 掌握频域串联校正方法;掌握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 掌握差分方程,能熟练推导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点,重点掌握运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分析的方法。一般掌握相平面法。 注重各章概念的融会贯通以及解题方法的综合运用。 |
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系统工程 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导航、制导与控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或 846 传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全院复试科目:
946 专业综合 每位考生共需做90分值题目 1) 郁有文等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徐科军等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3) 陈明.《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 陈启军主编.《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 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第2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1) 潘泉,程咏梅,梁彦,杨峰,王小旭.《多源信息融合理论及应用》第二章“估计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梁彦,潘泉,杨峰,张磊.《复杂系统的现代估计理论与应用》第二章“概率统计及随机过程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2009. (3) 张学工编著.《模式识别》.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汪增福编著.《模式识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242 俄语(一外) 限报王长青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正确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有关概念。 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和梅森公式。能根据结构图熟练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一、二阶系统典型响应的特点以及模型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分析与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能熟练绘制系统根轨迹(包括广义根轨迹)并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的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能熟练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掌握由频率特性确定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频域稳定判据;理解三频段的意义,掌握稳定裕度计算和系统性能估算的方法;正确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特征量。 掌握频域串联校正方法;掌握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 掌握差分方程,能熟练推导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点,重点掌握运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分析的方法。一般掌握相平面法。 注重各章概念的融会贯通以及解题方法的综合运用。 846 传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 考试内容分为两个模块,模块1为《传感器原理》,模块2为《计算机控制系统》,每个模块各占总分的5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全院复试科目:控制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内容 正确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有关概念。 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和梅森公式。能根据结构图熟练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一、二阶系统典型响应的特点以及模型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分析与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能熟练绘制系统根轨迹(包括广义根轨迹)并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的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能熟练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掌握由频率特性确定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频域稳定判据;理解三频段的意义,掌握稳定裕度计算和系统性能估算的方法;正确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特征量。 掌握频域串联校正方法;掌握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 掌握差分方程,能熟练推导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点,重点掌握运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分析的方法。一般掌握相平面法。 注重各章概念的融会贯通以及解题方法的综合运用。 |
研究方向 |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或847 计算机原理及网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全院复试科目:
946 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 限报王长青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原理及网络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全院复试科目:控制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内容 正确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有关概念。 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和梅森公式。能根据结构图熟练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一、二阶系统典型响应的特点以及模型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分析与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能熟练绘制系统根轨迹(包括广义根轨迹)并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的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能熟练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掌握由频率特性确定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频域稳定判据;理解三频段的意义,掌握稳定裕度计算和系统性能估算的方法;正确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特征量。 掌握频域串联校正方法;掌握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 掌握差分方程,能熟练推导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点,重点掌握运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分析的方法。一般掌握相平面法。 注重各章概念的融会贯通以及解题方法的综合运用。 |
研究方向 |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或 847 计算机原理及网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全院复试科目:
946 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全院复试科目:控制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内容 正确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有关概念。 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和梅森公式。能根据结构图熟练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一、二阶系统典型响应的特点以及模型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分析与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能熟练绘制系统根轨迹(包括广义根轨迹)并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的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能熟练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掌握由频率特性确定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频域稳定判据;理解三频段的意义,掌握稳定裕度计算和系统性能估算的方法;正确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特征量。 掌握频域串联校正方法;掌握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 掌握差分方程,能熟练推导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点,重点掌握运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分析的方法。一般掌握相平面法。 注重各章概念的融会贯通以及解题方法的综合运用。 |
研究方向 |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或847 计算机原理及网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全院复试科目:
946 专业综合 备注: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7 计算机原理及网络:
1.顾滨《 80X86微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9 2.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1997.11(有中文翻译版) 3.Andrew S Tanenbaum《计算机网络》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4.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2 821 自动控制原理: 卢京潮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 系统工程 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42 俄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自动控制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全院复试科目:控制专业综合
242 俄语(一外)限报王长青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内容 正确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有关概念。 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和梅森公式。能根据结构图熟练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一、二阶系统典型响应的特点以及模型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分析与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能熟练绘制系统根轨迹(包括广义根轨迹)并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的概念;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能熟练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掌握由频率特性确定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频域稳定判据;理解三频段的意义,掌握稳定裕度计算和系统性能估算的方法;正确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特征量。 掌握频域串联校正方法;掌握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 掌握差分方程,能熟练推导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点,重点掌握运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分析的方法。一般掌握相平面法。 注重各章概念的融会贯通以及解题方法的综合运用。 |
西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