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考试科目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1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1 |
||
考试科目 |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2方向: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方向: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3 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05 武器系统工程与仿真技术 |
||
考试科目 | 02、03、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或 867 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2、03、05方向:
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方向: 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3 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 05 武器系统工程与仿真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02、03、05方向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方向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或 867 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2、03、05方向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 设计
04方向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 设计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研究方向 | 07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自动控制原理 或843火箭发动机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936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导弹控制原理 2、航天器控制原理 备注:联系人:张老师 029-88460301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自动控制原理 1、卢京潮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843火箭发动机原理 1、李宜敏等,《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2、狄连顺等,《火箭发动机原理》,国防科技大学讲义 3、刘国球主编,《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宇航出版社(导弹与航天丛书),1993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研究方向 | 01运载火箭发射故障检测、诊断与仿真 02发射动力学智能控制与发控系统工程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21自动控制原理 或 843火箭发动机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936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导弹控制原理 航天器控制原理 备注: 联系人:李老师 029-88460301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 自动控制原理 1、卢京潮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1、李宜敏等,《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2、狄连顺等,《火箭发动机原理》,国防科技大学讲义 3、刘国球主编,《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宇航出版社(导弹与航天丛书),1993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研究方向 | 01运载火箭发射故障检测、诊断与仿真 02发射动力学智能控制与发控系统工程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21 自动控制原理 或 843火箭发动机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936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导弹控制原理 航天器控制原理 复试参考书: 936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0 周凤岐等 《现代控制理论引论》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7 周凤岐、强文鑫、阙志宏 也可根据以上考试大纲选用其他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1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卢京潮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科学出版社 胡寿松主编 843火箭发动机原理 《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李宜敏等 《火箭发动机原理》 国防科技大学讲义狄连顺等 《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宇航出版社(导弹与航天丛书),1993 刘国球主编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研究方向 | 01运载火箭发射故障检测、诊断与仿真 02发射动力学智能控制与发控系统工程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6航天器与导弹控制原理 或843火箭发动机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936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导弹控制原理 航天器控制原理 936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0 周凤岐等 《现代控制理论引论》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7 周凤岐、强文鑫、阙志宏 也可根据以上考试大纲选用其他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6 航天器与导航控制原理 《航天器控制原理》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0 周军 《导弹控制系统原理》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0 杨军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李宜敏等 《火箭发动机原理》 国防科技大学讲义 狄连顺等 《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 宇航出版社(导弹与航天丛书),1993 刘国球主编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研究方向 | (04)运载火箭发射故障检测、诊断与仿真 (05)发射动力学智能控制与发控系统工程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 ③301数学(一) ④ 836航天器与导弹控制原理 843火箭发动机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936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导弹控制原理 航天器控制原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航天器控制原理》等 《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 《火箭发动机原理》 《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2 导航与制导技术 04 能源与动力推进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2复试科目:
938 飞行器总体设计 04复试科目: 940 火箭发动机设计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感与导引技术
考试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传感器与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各类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导弹的导引原理及导引头相关技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并对考试范围作如下要求: 1.传感器的一般概念: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MEMS传感器的定义、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3.航天航空测控技术基本概念:测控的实时性概念;传感器的模型。 4.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概念:导弹导引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组成;导引方法。 5.红外导引系统;基于电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基于面源目标的红外导引系统。 6.雷达导引系统:雷达导引系统的基本参数;雷达导引系统目标距离、速度以及角度测量原理。 7.图像处理:掌握空间域图像增强基本概念;基于灰度变换与直方图处理的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空间滤波的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复原基本概念;典型噪声模型与滤波方法;图像几何变换方法;逆滤波与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 8.机器学习:掌握贝叶斯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贝叶斯法则与极大似然方法;掌握贝叶斯分类器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基于实例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K近邻算法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9.掌握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掌握梯度下降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
西北工业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