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面试加笔试
笔试内容:热工基础(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各占50%) 参考书目: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人居热环境与绿色建筑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系统智能控制 03 (全日制)可再生能源及冷热源装备 04 (全日制)建筑能源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热工基础(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各占50%)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备注:该学科欢迎来自建筑环境设备与能源应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电气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报考。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人居热环境与绿色建筑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系统智能控制 03 (全日制)寒地可再生能源及冷热源装备 04 (全日制)建筑系统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热工基础(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各占50%)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人居热环境与绿色建筑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系统智能控制 03 (全日制)寒地可再生能源及冷热源装备 04 (全日制)建筑系统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面试加笔试 笔试内容: 热工基础(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各占50%) 参考书目: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备注: 二本参考书均需参考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考试题型: 简答题,计算题,推导和证明题 备注: 该学科招收来自建筑环境设备与能源应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电气控制计算机等专业的本科生。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人工环境健康、安全及热舒适性 02 物联网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控制 03 城市集中供热与区域能源规划及能效提升 04 强化传热及供热空调制冷装备智能化 05 太阳能复合能源系统与绿色建筑技术 06 气候适应性建筑环境调控体系的基础及技术 07 工业能源系统节能 08 建筑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热工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笔试内容: 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编者:陆亚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备注:该学科招收来自建筑环境设备与能源应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电气控制计算机等专业的本科生。热工基础包括50分必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25分),选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100分,二选一)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1热工基础: 一、参考书目: 1、《工程热力学》(第4版),编者:沈维道、童钧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6),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试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必做题(50分),全部是简答题。其中:工程热力学(25分)、传热学(25分) 注:这部分所有考生必须作答 第二部分为选做题(100分) 注: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答《工程热力学》,也可以选答《传热学》,但只能选答一门。如果两门课都选,则只计得分较少的那门课的成绩 三、题型: 传热学题型:简答题,计算题,推导和证明题 工程热力学题型:概念题,简答题,计算题,推导和证明题,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状态参数坐标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人工环境健康、安全及热舒适性 02 物联网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控制 03 城市集中供热与区域能源规划及能效提升 04 强化传热及供热空调制冷装备智能化 05 太阳能复合能源系统与绿色建筑技术 06 气候适应性建筑环境调控体系的基础及技术 07 工业能源系统节能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热工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考试形式:面试加笔试 笔试内容:暖通空调 参考范围:《暖通空调》,编者:陆亚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1 热工基础 1、《工程热力学》(第4版),编者:沈维道、童钧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6),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备注:该学科招收来自建筑环境设备与能源应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电气控制计算机等专业的本科生。热工基础包括50分必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25分),选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100分,二选一)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1空气环境健康与安全 02建筑能源系统物联网与节能调控技术 03城市集中供热与区域能源规划及能效提升 04太阳能复合能源建筑技术与高效换热装备 05气候适应性建筑环境调控体系的基础及技术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202俄语 203日语 301数学一 841热工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考试形式: 面试加笔试 笔试内容: 暖通空调 参考书: 《暖通空调》,编者:陆亚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 包括50分必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25分),选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100分,二选一)。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1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编者:沈维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面向21世纪教材 《传热学》,编者: 杨世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备注:包括50分必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25分),选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100分,二选一)。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空气环境健康与安全 02 建筑能源系统物联网与节能调控技术 03 城市集中供热与区域能源规划及能效提升 04 太阳能复合能源建筑技术与高效换热装备 05 气候适应性建筑体系的优化设计及技术开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41热工基础 注:841热工基础包括50分必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25分),选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100分,二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考试形式:面试加笔试 笔试内容:暖通空调 参考书: 《暖通空调》,编者:陆亚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1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编者:沈维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面向21世纪教材 《传热学》,编者: 杨世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人工环境安全与健康 02 建筑能源系统物联网与节能调控技术 03 气候适应型建筑体系及自然调节技术 04 太阳能复合能源建筑技术与新型热泵制冷设备 05 区域供热供冷新技术及城市能源梯级利用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01数学一 841热工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暖通空调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1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编者:沈维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面向21世纪教材 《传热学》,编者: 杨世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包括50分必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25分),选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100分,二选一)。 复试: 《暖通空调》,编者:陆亚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人工环境安全与健康 02 建筑能源系统物联网与节能调控技术 03 气候适应型建筑体系及自然调节技术 04 太阳能复合能源建筑技术与新型热泵制冷设备 05 区域供热供冷新技术及城市能源梯级利用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203日语 301数学一 841热工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形式:面试加笔试 笔试内容:暖通空调 参考范围:《暖通空调》,编者:陆亚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工程热力学》,编者:沈维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面向21世纪教材 《传热学》,编者: 杨世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注:841热工基础 包括50分必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25分),选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100分,二选一)。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全日制)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技术 02 (全日制)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03 (全日制)智慧建筑信息技术 04 (全日制)智慧供热技术 05 (全日制)清洁能源系统与装备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工程热力学》(第5版),编者: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2、《流体力学》(第2版),编者:龙天渝、蔡增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3 传热学 :
《传热学》(第4版),编者: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大连理工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